< 返回上层

一周超20个项目 智算中心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?

2024-04-08 14:35:39 9次

3月29日,中贝公布了发来的警示函,对xx。同时,中贝发布了10项目的公告。

3月28日,武昌智算中心正式启动。

3月27日,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山东分中心(智算中心)开工

3月26日,利川智算中心正式上线。

3月25日,宜兴市智能算力中心项目签约。

……

仅仅过去一周时间,IDC圈根据公开信息统计到签约、开工、落成或投运的智算中心项目已超过20家。智算中心建设浪潮持续了一年后,热度不降反增,越来越多的项目还在持续的落地中。

对此,也引发了业内人士的普遍担忧。一窝蜂的上马建设,如此多的智算中心建设如何才能确保真正实现其规划目的,创造对应的价值呢?

智算中心,作为支撑和引领数字经济、智能产业、智慧城市等发展的关键性信息基础设施,近年来受到了各级政府和产业界的高度重视。在3月26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,工信部发言人再次提及,要超前建设算力基础设施,这也是工信部一直以来的态度。

此前的2月19日,国务院国资委召开“AI赋能产业焕新”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,重点强调,要夯实发展基础底座,把主要资源集中投入到最需要、最有优势的领域,加快建设一批智能算力中心,进一步深化开放合作,更好发挥跨央企协同创新平台作用。

建设算力高地,是我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的必要举措,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。因此,国家在政策口径上给出了超前建设、加快假设的引导。

图片

然而,随着智算中心建设热潮的持续升温,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跟进。从当前智算中心建设的推动方来看,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类型:政府主导项目、大型企业自建项目、第三方项目。

其中,地方政府主导项目是当前智算中心建设的主力军。比如,北京市提出“新建一批计算型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算力中心”,上海市最新的“算力浦江”智算行动实施方案提出“加快推进本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发展”,广东省“粤算”行动计划要求逐步合理提升智能算力占比,到2025年达到50%。

地方政府建设智算中心往往具有较为宏观的目标,比如发展本地的大数据和算力产业,智慧城市建设及城市治理,以及招商引资等。具体执行一般有企业进行,其中既有电信、移动、联通等三大运营商,也有中兴、华为这样的ICT企业。

大型企业自建智算中心的,则多为云计算厂商及部分大模型企业。如BAT均有自己的大模型和云,也为此建设了智算中心。这些企业建设智算中心的主要目的是自用和研发,并且在飞速发展的当下,向外提供的算力有限。

第三方建设企业则来源广泛,除了既往的IDC、云厂商企业参与其中,很多既有业务与算力无关的企业也投重资参与进来。据不完全统计,2023年下半年以来,A股增加“算力租赁”概念,或公告涉足智算中心建设的上市企业已经超过了40家,其中不乏母婴、燃料、玩具、时尚领域的企业。这些企业的建设目的十分明确,就是要通过算力租赁业务来实现盈利。

对于政府和大型企业的自建智算中心来说,往往有着明确的,甚至非盈利的目的。但是对于进入算力租赁领域的第三方企业来说,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最需要考虑的问题。

第三方智算中心商业模式多以出租或售卖算力为主,可是由于行业当前未对算力的定价形成统一的标准,也缺乏广泛认可的算力调度平台,多数的算力用户更加亲睐云厂商提供的算力服务,直接进行算力租赁的规模还很小。

而相对的,智算中心建设投入巨大,即使不计算机房土建和机电费用,仅GPU服务器的价格就往往要数百万一台,多数项目动辄投资数十亿甚至上百亿。据统计,部分智算中心每100P半精度算力的投资成本最高可达6亿,而每P年利润不过10万,其资金回收周期显然不是任何企业能接受的。

更何况,当前很多智算中心建设仓促上马,把市场需求当做业务基础,忽视了技术支撑、行业资源和人才储备等关键因素,很多项目要么空有一个名称,要么无法获取所需芯片和服务器,难以形成业务所需的算力。

智算中心作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,其未来发展空间和市场规模自然无需多言。但在进入智算中心前,还需要清醒的头脑和审慎的态度,科学规划、合理布局、明确定位、强化技术支撑、优化运营模式,否则无论“万卡”还是“万P”的项目,都难免沦为一地鸡毛。

非常抱歉未能帮助到您。为了给您提供更好的服务,我们很需要您进一步的反馈信息:

在文档使用中是否遇到以下问题: